暴漲暴跌的陸股,還能不能續抱?
今年以來全球最強勁的股市,非中國大陸莫屬。統計今年以來至6月2日,深圳A股漲幅114%,上海A股漲幅51%,任何股市都難望其項背。所以,只要手上持有中國基金或相關ETF的投資人,應該都是贏家。
經濟面弱,資金面強
不過,在今年「瘋牛」向前衝的過程中,有三次較明顯拉回,第一次是1月底年關之際,擔心資金緊俏,第二、三次則都出現在5月,一次是5月初謠傳要提高證券印花稅,事後證明是謠言,股市反彈,一次是5月28日傳出中央匯金公司拋售二大銀行持股,但隔日中央匯金公司總經理去職,股市反彈。
中國股市漲甚麼?大家都看不懂。從基本面看,目前情況不佳。第一季經濟成長率勉強保7%,製造業PMI值剛回到50以上,前三個月出口疲弱,4月微幅成長,內需消費力道較去年萎縮,企業獲利也下滑。
就是因為經濟面情勢不佳,政策面反而推出諸多利多,包括降息、地方債換置、一帶一路、滬港通、深港通等政策,希望能注入更多流動性。而政策面利多吸引了民間資金流入,帶來陸股的「瘋牛」行情。
散戶瘋炒股,市場暴漲暴跌
日前陸股滬深二市單日成交量各超過1兆人民幣,規模可說是全球最大,顯示人氣與資金是支撐陸股的最大利多。最近也有新聞報導指出,大陸出現炒股村,某些農村地區民眾利用凌晨忙農務,以便在早上時間得以炒股。果真如此,似乎「擦鞋童理論」再現,讓人有些怕怕的。
目前大陸股市可說是政策利多與資金利多的雙重效應,但個別公司股價過度飆漲,也會被嚴厲的修正。例如近期在香港掛牌的幾檔個股,就出現單日大暴跌走勢,更顯示投機氛圍濃厚。
但換一個角度看,大陸企業原先受困於資金融通管道有限,資金成本高昂而苦,而目前卻藉著資本市場崛起,大量取得便宜資金,獲取下一波成長助力。這對大陸企業是好消息,但對目前受紅色供應鍊衝擊的台灣企業來說,卻是一個不太好的變化。
5000點關卡挑戰,積極型投資人還可續抱
目前上證指數正在進行5000點衝關,先前從4000點到5000點只花了一個半月的時間,短期內需要一些時間消化、整理,才有再度上攻的能力。但在資金充沛與政策利多下,股市仍偏向多頭格局。
手上持有中國相關基金的投資人,現階段仍可以續抱,不用急著賣出。不過,一個由散戶與政策主導的市場,可能會有暴漲暴跌的現象,保守型投資人可以考慮分批減碼,或退出此市場。而積極型投資人雖可續抱,但也要留意投資金額不要過高,以免措手不及,來不及全身而退。
(以上為個人看法,不作為投資建議,投資人請自行判斷投資風險)